文物,何以“文旅”
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主题系列活动 安徽博物院/图
无独有偶,日前国家文物局提出,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与世界文化遗产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积极开展年俗互动体验活动,拓展春节文化体验空间。
也就是说,让文物“火”起来、“活”起来,给春节“增光添彩”,让过年“更有过年的味道”。
文物,何以“文旅”?
这个春节,怎样深入融合,才能把文物“流量”转化为文旅“留量”?
一
从需求侧看,人们假期出游已经不满足于“看山看水看风景”,而是走向“观文品史,体验生活”的新阶段,春节出游尤其注重传统历史文化体验。
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,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才是促进文化旅游的“流量密码”。对中华文化知之愈深、信之愈坚,了解文化的渴求就越强烈,文旅消费热情就越浓郁。
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已经成为新年俗。从近年来对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,90%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,40%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。
安徽是文物大省,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6个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、中国传统村落469个,文旅条件优越。
游客参观展品 王彪/图
2023年,阜阳市博物馆新馆、无为市博物馆等相继建成开放,凌家滩遗址博物馆、合肥市博物馆、芜湖市长江渔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。
2024年新年伊始,安徽便出台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36条,提出“深化文物与旅游融合”。
找到更新更火的文物“打开方式”,才能带动更多“节日游”“深度游”“奇妙游”。
二
文物是“单一的”又不是“单一的”,文物是固定的又不是固定的。文物与旅游融合,需要功能复合、开放交流的场域,功能单一、相对封闭者,多数难以引起共鸣。
这种开放的场所要有业态融合的功能,以及对外的广泛开放交流活动,从而打造“近悦远来”的文旅消费空间。
合肥罍街,以安徽出土的春秋镂空龙耳罍为标志,以合肥传统习俗“炸罍子”为文化载体,打造出“文化、旅游、休闲、美食”等功能复合的多元化开放文旅街区,2023年“十一”期间,日均客流量5万人次,已成为合肥生活新地标。
合肥罍街 童革苗/图
场域开放,更要场景创新。
文物是“死的”,又不是“死的”,通过场景创新,能够还原“活生生”的文物以及曾经的历史场景,为公众提供身临其境、体验丰富的场景。
安徽各地正深挖历史文化资源,推动业态创新、技术创新、传播创新,为文旅融合释放旺盛生命力。
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用VR体验、智能交互大屏等科技手段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考古活动;阜阳市博物馆通过开展阜博大讲堂、元宵奇妙夜、非遗展示与教学等活动,吸引游客进博物馆参观;在黄山市歙砚古城墨砚博物馆,孩子们自己动手雕刻砚台,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……
这个春节,文旅市场暖意融融。各地围绕“文物+旅游”,推动文物展览展示与节气文化、生肖文化、传统民间艺术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结合起来,更好地诠释春节文化内涵,拓展春节文化体验空间。
三
向场域开放、场景创新要活力之外,还要向市场运作要发展。
不同于文物保护,文物与旅游融合,更多需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,这就离不开营销策划、运营管理能力突出的专业市场主体。
文物不能“商业”,又不能没有“商业”,没有商业的“文物”周边产品,文旅产业发展是不全面的。按照市场化方式,更高效置入文创、文娱、体验、商业、休闲等多功能、多业态,避免功能传统单一,才能满足公众文旅消费实际需要。
合肥罍街、合柴1972、黄山黎阳老街等省内不少以文物、城市遗产为主题的文旅街区,多数都是由专业的投资运营主体运作,一体化考虑规划设计、投资建设、运营管理,全周期实施文物与旅游融合。
其实,博物馆、博物院等文物展览重点空间场所,也需要探索借助市场专业化力量。比如文创相关的功能交给专业第三方,重要文旅活动与第三方合作开展,满足文物更为广泛的消费需求,更好融合可持续发展。
通过文化创新,让文物资源焕发时代光彩,就能成为赓续传统、面向未来的文旅深入融合新桥梁。
在博物馆过年 王菲/图
随着 “我们的节日——欢欢喜喜过大年”正式启动,安徽春节文旅活动闪亮登场,安徽正向全国游客发出新春旅游邀约,欢迎大家到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,共启皖美龙年、共享皖美生活。
这个春节,要不要跟博物馆来一场亲密接触?
撰稿:余茂军
编辑:刘振 胡金海
————— 推荐阅读 —————
星标☆“安徽时评”
及时接收最新推文